問題:
光碟機使用一段時間後,會退不出來,且伴隨著撞擊聲,或者要退很多次才會出來一次。
原因:
這是因為皮帶是帶動承軸上下運動的傳送帶,光碟機使用久了皮帶就會老化失去彈性,不足以帶動承軸向下運動,因此,光碟機就退不出來了。雖然用針刺光碟機的小洞亦可以退出光碟機,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,總不能每次要換光碟片就要刺它一下吧。
圖中A、C為托盤,B為承軸,D為皮帶。
解決方法:
皮帶是橡膠材質,具有熱漲冷縮的特性,利用此特性讓皮帶恢復彈性:
(1)先把皮帶從光碟機裡拿出來,簡易法為用針把光碟機托盤刺出來,將托盤拉到底,就可看到皮帶,即可進行拆換
(2)將皮帶放入熱開的沸水裡泡10分鐘左右
(3)然後馬上把熱過的皮帶放到冰箱的冷凍庫裡冰大約30分鐘
(4)最後再把皮帶裝回光碟機裡,就大功告成,不用再破費買新光碟機了
這是由於急劇的熱冷變化,令皮帶急速收縮,於是皮帶半徑變小一點,彈力就上升一點,就足以帶動承軸向下運動。
拆機皮帶更換教學:
http://blog.yam.com/st00062/article/23221860
相關文章:
[1]磁碟檔案系統NTFS、FAT、EXFAT功能說明:說明NTFS、FAT、exFAT三種不同檔案系統的差別以及限制,不同資料儲存設備選擇不同的檔案系統
[2]HDD與SSD特性比較:了解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的功能與差異性
[3]DDR vs DDR2 vs DDR3特性比較:了解DDR、DDR2、DDR3的功能與差異
[4]USB 1.0 2.0 3.0功能比較:了解USB1.0、2.0、3.0三者功能的差異性
[5]SATA1.0、2.0、3.0與eSATA功能比較:說明SATA1.0、SATA2.0、SATA3.0與eSATA之間的功能與差異性
[6]NVIDIA與AMD顯示卡規格判別與比較:從NVIDIA與AMD顯示卡型號名稱、處理核心、記憶體頻寬與記憶體容量判斷顯示卡等級與效能
[7]顯示卡功能:說明顯示卡功能、工作流程、接口分類、內顯與獨顯以及螢幕接口
[8]電腦機殼功能:介紹電腦機殼的功能與挑選的基本考量、其他考量
[9]電源供應器功能:介紹電源供應器功能、性能與分類,涉及實虛功、功率因數、80plus與保護電路
[10]光碟機功能:介紹CD、DVD與BD光碟機功能,並且比較三者的差異
[11]主機板功能:介紹主機板功能,包含CPU插槽、記憶體插槽、南橋與北橋功能,以及相關的插槽與介面和主機板挑選原則
參考來源:
[1]http://www.cool3c.com/article/12453
[2]http://blog.yam.com/st00062/article/23221860